5招培養非IQ大能力

文 / 賓靜蓀(親子天下雜誌87期)
多項長年科學研究證實,要營造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並不用大張旗鼓,只要著重日常家庭生活儀式和細節,包括全家一起吃晚餐等簡單活動,都能培養孩子IQ以外的大能力。

招式1 全家一起吃晚飯

過去十五年,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證實,父母為子女所做最重要的事,就是盡量讓全家一起吃晚飯。父母不須每天花費三小時料理大餐,或購買昂貴有機食物,全家一起吃晚餐,重點在於情感的連結。孩子從幼兒長到青少年,身心靈都將因此受益。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系臨床副教授、「家庭晚餐計劃」創辦人安妮‧費雪(Anne Fishel)表示,用餐時家人的輕鬆對話,自然擴展學前兒童的字彙量,影響力比睡前共讀還大。

家庭晚餐不是孩童發展的萬靈丹,卻是預測孩子未來發展的指標,代表父母願意為孩子進行微小但有力的投資。兒童發展學家沃德佛格(Jane Waldfogel)總結各項研究,「青少年如果一週至少與父母共用五次晚餐,在各方面表現都會比較好:比較不會抽菸、喝酒、吸大麻、打架鬧事、發生性行為……比較不會遭退學,學業平均成績比較高,也比較快樂,不容易得憂鬱症。」

招式2 鼓勵參加課外活動

認真投入喜愛的課外活動(而非為收集點數),對孩子在校或畢業後的各項表現,有很強的正面影響。

哈佛大學馬爾金公共政策教授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其經典著作《階級世代》中指出,「學生持續參加課外活動,上大學的機率比間斷參與課外活動的學生高出七○%,是未曾參與課外活動者的四倍。」曾任社團與校隊幹部的學生,未來取得薪水較高的管理職的機會也較高,「因為企業愈來愈重視員工的非認知特質,例如好的工作習慣,以及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一向關注社會區隔分化影響下一代未來的普特南強調,對弱勢家庭的孩子,課外活動尤其重要,不僅在於養成非認知的「軟技巧」,還因透過課外活動,孩子獲得家庭以外成年人的照顧,例如一位好教練,往往成為孩子一輩子的人生導師。

招式3 培養成長心態

成長心態致勝!父母的表情、語言、對孩子表現未達預期的反應或行動,都深深影響孩子的心態。「成長心態」大師卡蘿.德瑞克(Carol Dweck)建議:
告訴孩子聰明智力不是天生,人腦像一台學習機,透過不斷練習、提問、和主動學習,強化腦神經連結,會不斷擴充容量。

稱讚孩子的努力、堅持或策略,而非稱讚聰明。例如,「你這次好像用了一個有效的方法」「你還沒有真正懂,想想看還有哪些辦法幫助你了解?」「你的努力有了成效,下次你就不怕這類挑戰了。」

告訴孩子,錯誤是學習的機會,不要害怕犯錯。向孩子示範你誠實的承認錯誤,並且分析為何錯,以及如何從中學習改進。用積極正向的語言談論你的錯誤和掙扎,讓孩子感受到,冒險和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

了解情緒在學習上扮演的角色。人腦在害怕數學跟害怕蟑螂時的反應是一樣的。因此在考數學時冒汗、肚子痛、腦袋一片空白,都是正常的反應。但有很多方法有助減輕恐懼,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面對。

招式4 敏銳回應嬰兒需要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神經科學家米尼(Michael Meaney)發現,老鼠媽媽舔舐和梳理小鼠毛髮的動作,可以消除小鼠的焦慮,得到安全感的小鼠,展現較強的好奇心、更勇敢、也更適應環境。

研究「依附理論」的科學家們,確認人類父母和嬰兒的基本互動,也有類似效果。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以「接球與發球」來比喻:嬰兒發出聲音或看向某個對象(發球),父母感受孩子的需求,立刻給予情緒、言語、表情上的回應(接球)。這種有時讓父母覺得重複且無聊的互動,會刺激嬰兒腦部控制情緒、認知、語言、記憶區塊的神經連結,提高抗壓性。

父母即時、溫暖的愛,創造一個安全基地。「安全依附」的孩子到學齡前,會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也更有自信去探索世界。為讓孩子未來在學習上更專注,學前的學習地基不是提早識字、學算術,而是孩子的生活能力、人際技巧和穩定的情緒。

招式5 一起執行「困難任務」

要培養孩子對喜愛事務長期堅持下去的「恆毅力」,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建議,每個家庭可以試試「困難任務規定」。分成三部分:家中每一位成員(爸媽更要以身作則),都必須做一件「困難任務」(需要每天刻意練習的事),例如練瑜伽、跑步、學樂器、練芭蕾等。困難任務可以放棄,但必須等到某個段落(例如一季或學期結束),尤其不能在挫敗或表現低落時放棄。每個人有權利挑選自己的困難任務。因為對困難任務有興趣,努力才有意義。達克沃斯建議,小學時期孩子可以多元嘗試,上高中後,投入一項困難任務,必須至少兩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