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孩子成長關鍵力
  • 寶貝成長檢測
  • 一次搞懂孩子長高問題
  • 首頁
  • 孩子成長關鍵力
  • 寶貝成長檢測
  • 一次搞懂孩子長高問題
  • 點我回
    文章索引頁

12歲女孩身高不到130 生長激素缺乏症惹禍

諮詢專家 : 亞東醫院小兒部 / 高銓宏醫師

12歲的小玲(化名)發現班上同學紛紛來初經,自己的初經卻遲遲未報到,且身高也不到130公分,父母擔心她有生長發育問題,趕緊至小兒科檢查。經過醫師半年以上的追蹤,發現她生長發育持續落後,生長激素檢查數值也過低,經過詳細的醫學檢查,最後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幸好及時治療,生長發育逐漸回復正常。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表示,生長激素和其他內分泌均具有多重功能,對於身高發育、血糖調節、肌肉組織的形成、脂肪的分解等都有其作用,不過生長激素最主要影響的就是身高,臨床上發現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不僅生長發育遲緩,青春期往往也比別人來得慢。

至少需要半年的追蹤期及詳細的檢查才能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症,高銓宏醫師指出,起初會先以改善孩子的睡眠、運動、以及飲食習慣為主。以睡眠來說,建議孩子晚上10點前要睡著,因為生長激素最主要分泌時間點落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且必須熟睡才會正常分泌,臨床上不少孩子因長期晚睡以致生長發育遲緩,睡眠習慣調整後就回到正常的生長軌道。

運動的部分,他建議孩子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做任何運動都有幫助,不過若多做一些跳躍動作如跳繩、打籃球等,可以更強化身高發育;飲食的部分則應減少高糖飲食,以免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然而若追蹤期間發現,即使改善了睡眠、運動、飲食習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依然沒有起色,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生長激素數值過低,小玲就是這樣的狀況,檢查後發現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因此接受生長激素治療。

高銓宏醫師表示,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症是很嚴謹的過程,治療期間也必須天天打針,若能配合醫囑,一般來說治療前2年的效果最顯著,平均第1年可長8-10公分、第2年可長約8公分,身高回復穩定成長。因此一般治療期最基本即是至少2年,此外也會定期驗血監測生化數值,確保孩子使用的生長激素為安全劑量,以減少副作用的風險。

然而他也提醒,生長激素治療有時間點的限制,若女孩骨齡超過11歲、男孩骨齡超過13歲,就不適合再施打,因此若孩子3歲後,1年長不到4公分或身高百分位落在3%以下,應及早就醫追蹤,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IE11以上瀏覽器
Copyright © 2019-2021 親子天下廣告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