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孩子成長關鍵力
  • 寶貝成長檢測
  • 一次搞懂孩子長高問題
  • 首頁
  • 孩子成長關鍵力
  • 寶貝成長檢測
  • 一次搞懂孩子長高問題
  • 點我回
    文章索引頁

長高速度逐年下滑 小心是生長遲緩

諮詢專家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 / 蘇本華醫師

長高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不過罹患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生長曲線偏離正常軌道,長高速度會比其他孩子遲緩,若沒有在骨骼生長板關閉前接受適當的治療,恐無法回復正常的生長發育。醫師提醒別等到孩子個子明顯矮小才警覺,量測身高時應「與自己比較」,若生長曲線呈現逐年下滑,就應及早就醫檢查。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蘇本華表示,對於出現以下2項警訊的孩子,應就醫檢查以排除各種病理因素如生長激素缺乏症:一是身高落在正常生長曲線的第3百分位以下,另一則是每年成長不到4公分。

成長的過程不能等,雖校護會通知家長帶明顯身高矮小的孩子,至醫院進一步檢查,但蘇本華建議父母要主動關心孩子成長,不能只依賴校方的提醒,最好「每年和自己比」,若孩子的身高曲線是逐年下滑,比如從生長曲線的第25百分位退步到第10百分位,表示有生長遲緩的現象,就應該及早注意。

臨床上不乏在進行生長遲緩的檢查時,發現患有腦瘤的案例。曾有一對同卵雙胞胎兄弟,兩人的發展應該要同步,不過4歲後弟弟的身高開始明顯落後哥哥,甚至走路也跌跌撞撞,仔細檢查發現原來腦下垂體有腫瘤,不只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也壓迫到視神經,影響視線導致連路都走不好。

蘇本華指出,孩子的腦瘤有時不容易發現,若生長發育不良並有明顯遲緩的現象就要注意,加上這對雙胞胎剛好作為彼此生長的對照組,所以很容易看出來有生長遲緩問題,好在及時對症治療,弟弟也逐漸回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蘇本華表示有些生長遲緩的孩子,臨床上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後,方可施打生長激素治療。過去矮小的孩子可能被質疑因為不運動、作息不正常才長不高,現在可透過縝密的檢查與即時的治療,避免讓矮小的孩子承受無謂的心理壓力。目前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且女生骨齡14歲前、男生骨齡16歲前,健保有給付施打生長激素。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IE11以上瀏覽器
Copyright © 2019-2021 親子天下廣告部企劃製作.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