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讚送好禮

五撇步打造無毒家庭

文∣陳珮雯 攝影∣張緯宇

鉛玩具導致孩子學習落後?牙膏含三氯沙會致癌?《親子天下》提供五撇步、實用資源,輕鬆為孩子構築健康無虞的安全空間。

●消基會抽檢市售玩具發現,「重金屬」超標兩倍、「塑化劑」超標一百二十六倍。
●市面上標榜抗菌的洗手乳其實含有「三氯沙」(Triclosan)。
●美國疾管局研究,高達九三%的美國人尿液含有「雙酚A」。

別以為這些報告只是個數據,前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醒爸媽,如果你的孩子常感冒,或有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就要小心是否受到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影響。

隱藏在玩具、家用品、清潔與保養品中的環境毒素,正以你不容易發現的速度累積、緩慢的侵蝕你的身體。孩子整天接觸的玩具,如果含有鉛、鎘等重金屬,經由皮膚、嘴巴接觸吸收,有可能殘留在體內。二○○○年,高雄市衛生局與高醫職業病科、職衛所合作,針對三一二所國小、九三五名三年級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有一成的孩子血鉛濃度超過10ug/dl的危險標準。研究也發現,血鉛每升高3ug/dl,學業成績就落後一名,對語文學習影響最大。而二○○六年一月至二○○九年六月,林口長庚醫院的調查更發現,台灣兒童血鉛濃度有升高的趨勢。

三氯沙則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有可能存在於牙膏、洗碗精、沐浴乳、洗手乳……等家用品中。瑞典及英國的部分連鎖商店及超市,早在五年多前就開始禁止含有三氯沙的家用品上架。

不要小看三氯沙,它對人體雖沒有立即的危害,但對環境的負作用,足以讓這項化合物再度被我們「吃」下肚。

三氯沙在美國的環保署(US EPA)登記為殺蟲劑,不易從身體排出,而且有致癌的風險。《無毒保健康》一書提到三氯沙會產生戴奧辛,干擾生物的內分泌,而且你我都有可能間接的吃下三氯沙。這個無法被分解的化合物,一旦透過洗劑的型態被沖到廢水處理廠或河川,有可能被帶到農田當做堆肥,使農作物受到污染。它在水中和氯作用可能變成戴奧辛,透過食物鏈又回到我們的餐桌上,在歐洲,已經發現母乳和魚類居然都含有三氯沙。

更麻煩的是,三氯沙標榜抗菌,殺掉了細菌,造成生態不平衡,有些細菌可能因而突變而具有抗藥性。這表示,當孩子受到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投以抗生素也不見得有效果。

至於雙酚A則常見於保鮮盒及兒童餐具中,以含有雙酚A的容器裝「有溫度」的食物,很容易就把雙酚A吃下肚,它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除了致癌的風險,雙酚A會影響男性精子的品質及數量,女性則易引發性早熟。

常用於兒童餐具的毒物還有美耐皿,它其實是由對腎臟有害的「三聚氰胺」及會致癌的「甲醛」(俗稱福馬林)聚合而成。

《無毒保健康》作者陳修玲說,化學毒素其實無所不在。每一個化學物質可能有上百種的用途,光是美國人身上至少就有四百種測得到的化學物質。所以面對毒害,不必恐慌,但要有「識毒」的能力,能避就避,真的躲不掉,也不用擔心,身體其實很奧妙,會分泌解毒酵素。

有心想營造無毒家庭的父母,可以參考專家們提供的避毒小撇步:
1.選擇有「商品檢驗標示」的產品
常見的標章,玩具有台灣的ST標章、歐盟的EN71認證,用品類則有SGS檢驗或CE認證,兒童藝術用品也有專屬的AP-Nontoxic認證。

2.天然產品永遠是最佳選擇
如果不嫌麻煩,很多清潔劑其實可以DIY,洗碗想去油膩或消毒玩具,可以使用熱水來替代洗碗精或漂白水。真的沒時間DIY,儘量選用以天然成分製造的產品。

3.善用品牌通路的產品把關
消費意識抬頭,現在有的品牌通路開始幫消費者進行商品品質的把關,例如想在HOLA上架的餐具廠商,必須出示SGS檢驗合格的證明。HOLA採購部專案經理李佩勳說,他們今年更把上架商品的審核拉高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標準 。里仁更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把關標準及流程。由於對商品品質的要求,里仁公司經理韓敬白指出, 里仁上架的商品,多是按自己的標準請廠商研發。而網路通路PCHome Online的有機館也會要求進駐商品一定要出示有機認證。

4.接觸玩具之後,請孩子洗手
不要讓嬰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或啃咬,以避免吃下「塑化劑」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接觸玩具後,要進食,務必請孩子先洗手。

5.居家環境常保通風
不得已要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產品,例如蚊香、電蚊香,一定要開窗,保持通風,避免化學物質留在室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