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該如何控制孩子近視度數?多久檢查一次視力才正確?

by 葉上民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


小心併發症!有效減緩孩子近視度數增加,能降低相關疾病風險

台灣的近視比率在國中三年級已達到九成,其中近視在五百度以上者也將近三成!常見的近視,是因為眼軸過度成長而產生的一種屈光狀態,目前的矯正方式有配戴眼鏡、隱形眼鏡或是雷射手術,但是這些方法都無法改變眼軸變長的事實。

眼軸過長將導致一些併發症,當近視超過五百度時,白內障風險會增加3倍、視網膜剝離增加9倍而近視性黃斑部退化更增加了41倍的風險。有效減少近視增加才能減低相關的致病風險,有關近視的管理是每一位家長的重要課題。

「周邊離焦眼鏡」是新式且有效的近視管理工具

近期的研究指出,兒童時期在戶外度過的時間與成年後近視風險降低有關。家長除了讓兒童有充分的戶外活動,同時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員提供視覺衛教及照護,視覺照護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一、沒有近視時:足夠的戶外活動,正確的用眼習慣,以延遲或避免近視發生。
二、近視發生後:配戴正確的眼鏡,足夠的戶外活動,以減緩近視增加。
三、高度近視者:配戴正確的眼鏡,足夠的戶外活動,避免可能造成眼睛危害的運動。

已經近視的學童如果不戴眼鏡或者眼鏡度數不足,均已證實是近視增加的原因之一,近年來發現眼球周邊的度數也是影響近視增加的原因,WHO於2012年發表有效的近視控制及管理方式可分為三種模式:

一、藥物控制:低劑量的散瞳劑(Atropine, 0.01%)。
二、配戴隱形眼鏡:多焦點及角膜塑型(Orthokeratology)隱形眼鏡。
三、配戴光學眼鏡:雙光、多焦點及周邊離焦眼鏡。

其中,周邊離焦眼鏡因為不像隱形眼鏡會接觸眼睛,不會有感染問題或是藥物控制所產生的副作用,是目前較為新式且有效的近視管理及控制工具。

孩子近視,長大做雷射手術就好?

很多家長誤以為近視可以手術治癒,其實絕大多數近視的原因都是眼軸過度成長所造成,而近視雷射手術卻是將角膜削薄來改變整體屈光狀態,對於眼軸過長所產生的疾病風險沒有絲毫的改善,角膜只是替罪羔羊,為了眼軸過度發育,在正常的角膜上多挨一刀,並且承擔手術後併發症的風險。近視雷射手術跟配戴眼鏡一樣都是矯正近視的選項,如果選擇近視雷射手術矯正近視,除了尋找專精的醫師開刀外,對於原本近視所帶來併發症的風險也不能忽略。

定期視力檢查很必要!學齡前建議檢查至少二次

許多眼睛和視力問題,有沒有明顯的徵兆或症狀,定期至驗光所檢查是預防保健的重要方式,早期檢測視覺問題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視力和眼睛健康,同時防止可能的視力減退。視覺檢查除了屈光不正及視力以外,尚有在沒有藥物介入之下執行的調視及雙眼協調轉動等機能性檢查,可以發掘視覺疲勞或潛在的視覺問題。

對於學童假性近視而言,在一般民眾之間存在很大的謬誤,常規的電腦驗光檢查,因為儀器靠近眼睛會誘發近趨性調節導致所測得的近視數據會比較高,多數民眾皆誤以為這個偏高的度數就是假性近視!此時驗光師可以執行相關驗光修正至正確度數,真正的假性近視比例是非常少的。如果眼睛真的伴隨假性近視則所測得的近視數據將會增加,時此驗光師會協助個案轉介至醫師處檢查,目前這些轉介機制均已建立,民眾可以尋找鄰近的驗光所作為例行眼睛健康檢查的處所,同時因為驗光所會保留您的檢查紀錄,可以比對視力及眼睛度數的變化,以及視覺機能等相關驗光之數據。

常規的視力檢查時機應該在出生後六個月內做第一次檢查,確保嬰兒沒有先天性因素影響視覺發育;接續在三歲及小學前各檢查一次,來確認其視覺穩定正常發育,若有弱視現象可以及早處置;十八歲以前至少每年一次檢查,以防範並管理近視的發生及惡化;十八歲以後視覺系統將逐漸穩定,改為每兩年一次;在六十歲以後則有眼睛退化問題,應回復為每年檢查一次。實際的眼睛檢查頻率會因為個案狀況而有所不同,這部分在完整的眼睛檢查後,由驗光師或醫師給予適當的建議及處置。

專為孩子設計的全方位近視管理 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