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多元智能

新未來
天賦決勝負

詹志禹:一個孩子就有一個亮點

文/詹志禹

擴大光暈:從養寵物到體貼人

我見過一個大約十歲的孩子,學校成績科科低落,就連打躲避球也無精打采,而經常受到教師冷落與同學奚落。他的導師打電話給家長,家長抱怨:這個孩子都不寫功課,對讀書毫無興趣,只會養寵物,家裡養了一些貓、狗、蜥蜴和天竺鼠,簡直把家變成一個動物園。


導師聽了之後靈機一動,恰巧自然科在教室養了兔子和一些孔雀魚,有的同學怕兔子大便很髒,有的同學會伸手進魚缸撈魚,讓老師很頭痛。


於是導師宣布:只有最懂寵物、最善於照顧寵物的人,才有權利照顧本班的寵物,其他同學都必須聽他指揮。不出所料,這個孩子的「寵物經」一大堆,像個小百科。他把兔子和孔雀魚照顧到舒舒服服、活潑健康,讓其他同學非常佩服。從此以後,他的眼神開始明亮,對學校不再疏離,對各科功課竟也開始用心。


每個孩子只能有一個亮點嗎?不!一個亮點只是一個起點,一根槓桿的支點,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祕密花園之後,往往後面還能看到百花齊放。原因除了恢復學習動機和信心之外,他還能利用這個強勢智能來提升弱勢智能。例如:利用體貼寵物的智能來練習體貼他人,利用照顧寵物的知識來拓展動物學、生物學甚至醫學知識,利用觀察寵物的技巧來觀察自然、生態甚至萬事萬物。這就是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教育的核心觀點之一。


然而,月暈效應畢竟有限,周圍暈輪也會比中心亮點黯淡很多。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只有少數一、兩項智能可以很突出,其他智能雖可進步,卻要甘於平凡,這也是多元智能理論的核心觀點之一。例如:愛因斯坦的強勢智能在數理、畢卡索在空間、艾略特在語文、葛蘭姆在舞蹈、達爾文在自然觀察、甘地在人際智慧、佛洛伊德在自我理解、莫扎特在音樂等等;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智能都相對弱很多,若要求愛因斯坦去跳舞、畢卡索去做實驗、達爾文去做政治改革、甘地去寫歌,都要很傑出,那就不是培育人才,而是賠掉人才。家長和老師若過度貪心,往往替孩子召回挫敗感受,抵銷成功經驗。偶爾挫敗,可以增強挑戰性;若經常失敗,就會導致逃避與放棄。


每一個孩子即使不是一顆星星,也應該是一隻螢火蟲。有亮點,才有起點,才可以照亮黑暗、產生正向月暈效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