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能力之島
新價值
高分非成就
能力取代學歷的時代
文/陳雅慧
「太多大學無法教學生原本承諾要教會的能力。到頭來,大學生活只是青春期的延長,大學生畢業只得到一大筆助學貸款,沒學到任何對生命有幫助的事情,」柏克對佛里曼說。
不只是美國的創新企業代表發出了「從重視學歷到重視能力」的呼籲,無獨有偶,同樣在今年二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在《天下雜誌》經濟論壇中,對與會的亞洲企業領袖高分貝的提醒:「為考試學習、為學位學習,是培養不出人才的!為考試學習,畢業後大家都不學習了。學校的畢業典禮應該都改成開始典禮。讓我們從學校畢業後,仍舊主動為自己而學、為樂趣而學。這樣一代以後,我們就會培養出好的人才了!」
Google找人才,先看四個條件
佛里曼從和柏克的對談中,整理出Google對於人才的四個條件。
1. 學習的能力比IQ更重要。學習的能力指的是執行力和整合訊息的能力。Google會透過行為訪談來確認應徵者是否具備學習的能力。譬如問:「你曾經如何解決一個困難的挑戰?」
2. 彈性的領導力。這個領導力,並不是指傳統認知中,曾擔任過某某社團社長的經歷、或是在多短的時間內從業務升到副總經理。「這些我們都不在乎,」柏克說。Google看重的是,當你所屬的團隊遇到問題時,你能否在恰當的時機挺身而出,更關鍵的是,能否在對的時間退出,讓更適合的人領導。因為能夠捨棄權力,更是關鍵的領導力。
3. 謙虛和當責。網路平台上,階級被抹平,所有人都站在平等的地位。工作終極目標是團隊合作,貢獻各自的能力,一起解決問題。謙虛不只是性格的謙虛,還有智識的謙虛,有這樣的特質才能不斷學習。必須同時擁有大的自我和小的自我的合體。
4. 最後才是專業。柏克提到,當然,若是你應徵財務人員或人資專員,這些工作需要相當的專業背景知識。但是,為什麼這是Google人才四條件中最後被提起的?
柏克指出,因為專業人士看待問題時,總會想:「喔!這個我看過一百次了!」每次總是會提出標準對策。但是,非專業人士,極有可能也會提出正確的標準對策,因為多數的情況沒有那麼困難。偶爾非專業的人士會搞砸,或提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全新答案。「這就有極大的價值!」柏克說。
這幾年企業對於人才的焦慮普遍且全面。三月份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答詢年輕人的低薪危機時,彭淮南說:「問題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