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能力之島

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好成績不等於好人才」

文/陳雅慧、張益勤
昨天寄發大學學測成績單,許多高中都在第一時間發出新聞稿宣傳學校學生的學測佳績。《親子天下》昨天下午獨家採訪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他卻在採訪一開始就說:「觀念要變了,好成績不代表就是好人才!」楊泮池也在訪問開始的前五分鐘,連說了四次:「到大學才談培養人才,太慢了、太慢了……」


當全世界都在問,好人才在哪裡?身為台灣第一學府的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認為,「人才」應該重新定義。他強調,社會價值觀經常將「成績」與「人才」掛鉤,認為好人才必須要有好成績,「但是,現在台大最想找的學生,是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會問好問題,」楊泮池說。


台大人的定義正在改變中。


輟學不是壞事,有能力到真實世界去闖更有勇氣

楊泮池感受到世界變化很快,很多學校內教室的學習趕不上真實世界的變化,他鼓勵學生創業,多多到真實世界學習。「誰說大學一定要念四年?學生準備好了,就去闖,有本事兩年就學完,有人肯定願意投資你,那不是更棒?」學習被重新定義,楊泮池樂見其成,甚至認為「如果學生最後輟學,那我們也許可以發個『榮譽校友證』給他,因為別人學四年,他們不用,我們還需要他們回來教大家」。


去年,以臺大學生為主體的創業團隊FLUX,以「All in One 3D印表機」的點子,募集到全世界 2,358 人、逾 4,520 萬新台幣的資助,錄取了矽谷台灣天使籌辦的計劃,成為臺灣大學第一個前往矽谷的創業團隊。他們的3D印表機,也已經上市。然而,這個平均只有二十三歲的團隊,卻有三人大學休學中。


不是第一名也能進台大,台大火星計畫

進台大,再也不是「第一名」學生的專利。為了廣納多元的人才,臺大去年提出火星計劃,希望找到在特定領域有天份、興趣的偏才,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在台大學習發展天分。「這些人在現有的升學制度下進不了台大」,楊泮池表示,「但是我們歡迎這樣的人才」。今年先從數學的專才開始,但是未來數學、物理、化學、人文、藝術都要這樣做。讓更多元的學生可以進台大。


這些學生以過去的升學標準進不來台大,是因為升學制度框住了人才的界線。台大和許多大學都意識到這樣的侷限,對於人才的發展也不利,台大將會繼續拓展這類偏才的招募管道,甚至會為了這些學生聘請教學助理,輔導他們的其他科目的學習。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