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能力之島
新價值
高分非成就
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好成績不等於好人才」
文/陳雅慧、張益勤
不是台大學生,也能拿到台大成績單
未來,想進台大這樣台灣一流的大學,除了管道多元化。也不一定要考進台大才能在台大上課。臺大也和台灣師範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結盟為「國立台灣大學聯盟」,這學期開始,三校學生已經可以跨校選課,第一學期有近六百人次跨校選課。
此外,三校也規劃從今年七月的轉學考開始合作招生,相近科系同日考試,學生再「填志願」分別分發到三校就讀。台大創業團隊FLUX裡面就有台科大的學生,大家互相合作,透過不同的團隊創造出新的可能。
「我們也有大量的MOOC線上課程」,可以跨校修課,都可以拿到台大學分。在楊泮池眼中,學問早已不是閉門造車。
環境多元開放 學生動機最重要
臺大打破許多既定的遊戲規則,深諳多元環境下的多元人才得用更多元的方式來教育。「但是最核心的是,學生得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楊泮池重視學生動機,希望協助學生找到未來方向,清楚自己自己要學什麼、做什麼。如此,台大開放、彈性的環境,便是培育未來人才最好的養分。
***
能力取代學歷的時代(文/陳雅慧 原文出自:能力取代學歷的時代 日期:2014.05)
未來是能力取代學歷的時代,這已經不是一個口號或是願景,而是真真實實的動名詞。
聯考時代,大家認為擁有好學歷就等同於取得好工作的保證,現在台灣大學生卻是失業率最高的族群,企業不再重視學歷了嗎?這樣的趨勢不只台灣,連創新企業Google也不再看成績徵才。「透過巨集資料分析,Google發現,聘僱員工的關鍵條件中,『在學成績』和『考試成績』完全沒有意義。過去,應徵Google必須交成績單,現在已經取消。因為成績不能預測任何事。」這是去年中,美國《紐約時報》專訪Google資深人資副總裁拉斯洛˙柏克(Laszlo Bock),討論Google從網路巨集資料裡看到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