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能力之島
新價值
高分非成就
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好成績不等於好人才」
文/陳雅慧、張益勤
Google部門員工有一四%沒大學學歷
柏克進一步分析,就算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學業的表現和工作能力也只有微乎其微的關聯。「Google有些部門裡,甚至有高達一四%的員工沒有大學學位,」柏克說。
Google無疑是網路時代最創新、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代表之一。人性化的工作條件和優渥的待遇,吸引全世界頂尖人才加入。因此,Google人資主管登高一呼:「學位和考試成績與工作能力無關,」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那麼,Google到底看重什麼?頂尖企業要什麼樣的人?在學的學生又該如何準備?
因此,今年二月《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決定親自拜訪柏克,代表廣大的父母請教柏克:「成績不重要!那麼我的小孩,到底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到Goolgle上班呢?」?
比起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力
二月份《紐約時報》登出佛里曼的訪談專欄,柏克首先提醒佛里曼:「成績好並不是一件壞事,只是現在還有很多更重要的能力。」?
柏克分析,學生在學的成績和面試時知識性的考試成績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開始工作後,多數的人都應該學習並成長,思考會變得不同,加上世界變化這麼快,學校學的東西幾年後根本和工作上所需能力截然不同。第二,學校的學習環境基本上是一種人工虛擬的環境。能在這種人工虛擬環境中變成勝利組的學生,是被訓練出來的。
「太多大學無法教學生原本承諾要教會的能力。到頭來,大學生活只是青春期的延長,大學生畢業只得到一大筆助學貸款,沒學到任何對生命有幫助的事情,」柏克對佛里曼說。
不只是美國的創新企業代表發出了「從重視學歷到重視能力」的呼籲,無獨有偶,同樣在今年二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在《天下雜誌》經濟論壇中,對與會的亞洲企業領袖高分貝的提醒:「為考試學習、為學位學習,是培養不出人才的!為考試學習,畢業後大家都不學習了。學校的畢業典禮應該都改成開始典禮。讓我們從學校畢業後,仍舊主動為自己而學、為樂趣而學。這樣一代以後,我們就會培養出好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