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明日學校
專訪哈佛創新大師:教育創新需要「特種部隊」
文/賓靜蓀、李岳霞
科技的本質不是持續,也不是破壞。科技怎麼發揮影響力,端看你讓它以什麼姿態進入市場,是來支持的?還是來擾亂的?基本上,用破壞力來擾亂中小學教育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這個東西本身不夠好。破壞要能成功帶來創新,前提是現有這個產品本身是優質的,你要去破壞的只是那些「不錯但還可以再更好」的部分。如果你想要改變的事物,本身素質不夠,那就算把破壞因子帶進來也起不了作用。
用「特種部隊」翻轉教學
如果我們想要干擾原本的系統,但更新方案又不夠好,商業模式也套不進去,那麼這兩件事得分頭進行。如果商業基本模式不變,但你的工作內涵有重大改變,那就需要獨立發展,這時候我們會需要全新的「特種部隊」(heavy-weight team,也就是商業中新的事業單位)。美國有些特許學校的運作就很像特種部隊。
要為特種部隊下一個適切的註腳,可用日系汽車品牌豐田的例子來說明。豐田設計汽車的過程就像發條一樣規律,一切都在預期之中,設計部門的本質也是務實導向,這個部門專門負責設計煞車,另一個負責駕駛系統等等。
他們決定要設計第一代油電混合動力車Prius時,從各個部門挑人出來,將這些人從熟悉的環境抽離,並把他們送到日本各地,然後下達指令:我們不知道怎麼設計混合動力車,你能想出辦法嗎?這個特殊小組是用全新的概念來重新設計一部新車,重新檢視車子的各個部件是如何組裝而成,結果設計出一台很棒、全新概念的新車。
後來本田汽車也要做類似突破,採取的做法是成立一個委員會,請各部門推派代表來參與新車的設計。結果創造出一台宛若被「組織架構」附身的車,很可怕的設計!
換句話說,當你想推動線上學習,若只是請各科老師推代表組一個小組來籌劃,那麼這些老師思考的是:怎樣把線上學習「塞」進現有的授課框架?但若你希望讓線上學習「翻轉老師的教學」,就需要用到「特種部隊」的邏輯了。在美國,只有很少數的特許學校覺得自己稱得上是特種部隊,多數特許學校則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達到那種創新的境界。在現有體制內尋求創新的特許學校,和私立學校做的事其實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