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明日學校
世界學校
動手做現場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造訪英國最大華德福學校
文/陳雅慧
幼兒園教室角落裡有木馬、小帳篷,小小的開放式廚房和流理台就在教室的一側。幼兒園裡還有少見的男老師,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肩膀很寬的男老師站在教室門口幾乎全部擋住門,他介紹:「教室整個環境就像在家一樣。孩子在教室進行其他活動,阿姨煮飯會飄出炊煙和香味。小朋友很自然知道吃飯時間到了,該幫忙準備餐桌。」
華德福教育認為童年是一段特殊時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玩就是幼兒的學習,拿掉幼兒的「玩」等於拿掉幼兒的學習。因此,童年應該受到保護,才能儲蓄足夠力量,應付未來生活中將面臨的問題。麥可侯幼兒園有寬闊的空間和自然接觸,四季就是教室。老師帶領孩子欣賞大自然美麗、神奇的變化。幼兒園小人國戶外有大片的菜園、沙坑和土堆,還有一個跟小孩一般高的土窯,老師帶著孩子從自己菜園看到植物生長,自己揉麵團烤麵包。
從生命經驗出發的學習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開始正式學習的旅程。在麥克侯,孩子從七歲到十四歲都由同一位老師帶領,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學習」核心是每一個「主要課程」(main course)。「主要課程」是華德福學校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學習主軸。以每三週到四週時間為單位,配合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階段,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既深又廣的學特定主題。
譬如,開始尋求獨立的九歲小孩,老師會透過維京人的探險故事引導。情竇初開的十四、五歲青少年可以透過希臘悲劇,討論和情感有關的人生議題,探討愛與恨、喜悅與沮喪、道德和非道德的極端。
六年級的學生在我們參訪的時候,「主要課程」是天文學。已經教書十七年的導師安妮塔跟我們解釋:這群起步邁入青春期孩子的人生階段,如同當年歐洲歷史發展從黑暗時期跨入文藝復興,他們期待掙開枷鎖,嚮往更大的自由。
歐洲在十三世紀邁入文藝復興時,許多偉大的探險家如馬可波羅積極往未知的大陸探索,帶回新知識和啟發。安妮塔和學生一起探索天文學:「人們到了大海,必須抬頭看星星,才能知道自己的所在。這是歐洲開始發展天文學的契機。這年紀的孩子對探索、未知、冒險有很多的想像,可以體會文藝復興的歷史氣氛。」
安妮塔安排歷史、音樂、自然和德文課與孩子從不同角度學習天文學。「你知道此刻(三月)的晚上,當你抬頭往西邊看,可以看到維納斯星非常閃耀明亮嗎?仰頭看星空,孩子感受和更大的未知世界有一個無形的連結。」安妮塔自己也曾在華德福學校受過教育,她滿臉的皺紋刻劃著對於傳遞和分享知識的熱情。
麥克侯一角的校園是學校的菜園,平常有園丁負責種植學校午餐的蔬菜。不同年紀的學生也在菜園工作和學習不同的「主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