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洪素卿
諮詢醫生╱高雄長庚心臟內科傅懋洋醫師
我看罕見疾病:
「每個人生來都有活的權利!」若患者經過治療後,從原本連出門也困難,進步到可動可跑,甚至可以重新回歸職場,那麼治療就有意義。雖然有些治療不能治本,患者雖然每天活在死亡恐懼之中,但因治療可以改善,讓患者也能同時活在希望中!
〉肺動脈高壓
肺高壓就跟高血壓一樣,是肺部血管壓力昇高的一種疾病,一般定義是休息狀態下、肺動脈平均壓超過25毫米汞柱,稱為肺高壓。
肺高壓按照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為好幾類,第一類是肺動脈高壓,其他的稱為肺高壓。
肺動脈高壓分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遺傳性肺動脈高壓以及次發性肺動脈高壓。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原因不明,遺傳性是特定基因異常所造成。有人說,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就像是肺部血管的癌症,或者因為肺部血管不斷增生、血管越來越細,血管壓力也就越來越高,是一種假性癌症。
至於次發性肺動脈高壓則是其他疾病或原因所造成。可能造成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為先天性心臟病,另外包括結締組織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等、還有HIV病毒感染、肝硬化肝病也可能造成。此外,部分藥物或毒素也可能造成肺動脈高壓。而呼吸或血液疾病例如像是缺氧性肺疾病、長期肺氣腫、住在高海拔地區很久、肺栓塞或是找不到原因的貧血等則可能其他類肺高壓。
一般來說,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發生率大約是每百萬人口有20-50人左右,估計台灣約有400到1000人。這個疾病患者大多是女生,男女比大約是一比四。
〉疾病表現
肺動脈高壓最重要的症狀就是走路會喘、呼吸困難、沒有力氣,患者嚴重時可能昏厥,或因為血管破裂、吐血,甚至猝死。到了末期可能會有下肢水腫右心衰竭等現象。部分患者一開始自覺以為是氣喘,到處看醫師,甚至檢查了心臟、肺臟,都找不到病因。一直到真正獲得診斷,平均大概要經過三年。
〉疾病治療
在過去沒有藥物的時代,診斷出罹患肺動脈高壓後平均存活大概只有七年左右。若是患者開始有症狀出來、也就是已經有右心衰竭的話,存活期大概就只剩兩、三年。
早年沒有專門藥物治療的時代,有時會給與氧氣或是投予心臟衰竭藥物治療、或是用大量的鈣離子阻斷劑治療,大約只對30%的患者有效,但效果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差。
現在則有標靶治療藥物。目前的標靶藥物有三種不同藥物機轉,一種是類前列腺素藥物、讓血管擴張,另一種則是透過一氧化氮途徑、讓血管擴張,還有一種是血管內皮素阻斷劑,透過拮抗作用、讓血管不收縮。
有了這三種藥物之後,病人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喘的症狀比較好、活動量可以改善,以目前的研究來看,接受類前列腺素藥物治療甚至可以延長患者性命。以六分鐘行走測試來看,病患在服用這幾種藥物後,都可以獲得改善。像是先前有位患者,治療前連動都不能動、需要氧氣供應,用藥治療後,至少可以到超級市場買東西,生活功能確實可以大幅改善。
一般患者剛開始治療時可能是肺動脈高壓第三級、第四級,也就是動一下就很喘、甚至已經需要住院治療,經過治療後可以回到第二級,可以從事一般家事、生活品質可以有很明顯的改善。
這個疾病每位患者的狀況不大一樣,不過,多數患者如果不治療的話,肺動脈壓會越來越高、狀況幾乎都會愈來愈差,所以患者的配合度對於治療的改善程度有很大的關係。
〉疾病挑戰
即便是使用標靶藥物,目前臨床經驗顯示,一般患者經治療兩年到三年後, 藥物會開始慢慢失效,這時需要加上第二種藥物。近年的研究也顯示,或許一開始就給予兩種藥物會更好。不過,因為藥物很貴,若不是健保有給付,一般民眾要自費大概會付不起,所以目前還是依據健保規定,先給一種藥物、等無效後再加藥。若持續還是無法改善,則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或是肺臟移植。肺臟移植在台灣一年不超過二十例,不僅個案數很少,且因為排斥很難處理,五年存活期不到一半。
研究中的藥物療法包括以抗癌藥物抑制細胞增生等,但仍未有能夠治癒肺高壓的藥物問世。所以目前治療的觀念,若是次發性的肺高壓、設法治療其原本的疾病,但對於原發性或是遺傳性肺高壓的話,則只能以標靶藥物改善症狀,以類前列腺素藥物治療延長患者生命,將病患的狀況維持好,或許將來就有能夠治療的藥物出現。
除了疾病本身造成的影響,患者懷孕、生產的死亡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估計死亡風險高達40-50%。患者接受手術麻醉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我看罕見疾病治療
行醫三十幾年來.在十幾、二十幾年前,雖然知道這個疾病,卻不知道治療方法,常常眼睜睜看著患者走掉,只能跟患者說,對不起、我只能給你支持療法。還甚至有患者不忍心父親受苦,說想要捐心給爸爸!現在面對患者比較沒有無力感,至少患者可以得到許多改善,患者到診間也比較會笑了!甚至還會問可以去哪裡玩?這時候通常只是建議不要出國,在國內較為安全。
至於有些人覺得罕見疾病藥品費用太貴!甚至是認為是無效醫療?這其實是個牽涉倫理的問題,畢竟「每個人生來都有活的權利」。就像是八仙氣爆患者、每一個人可能都要好幾百萬,值不值得?見仁見智。若以此基準,那麼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一旦用藥、他們的生活品質,確實是可以改善到比氣爆患者更好;治療後所需的痛苦、也許會比氣爆患者更輕。
倫理就是沒有法律規範的事情,值不值得每個人見解不同,這些病人一直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曾有病人說,只要每多活一天、就覺得自己又賺到一天!若病懨懨躺在床上、就覺得自己活著也沒有用,若治療之後可以起來做事,可以開計程車,就覺得自己不是沒用的人,也覺得自己至少對社會有貢獻。患者其實更希望自己是可以貢獻社會的那一方!